李懋和:白露
白露节气,天道变化之时,既见秋风初动,露水初凝,亦见阴阳之气之深刻交替。此节气,寒露渐至,凉风习习,早晚寒气显著,而正午犹觉炎热。观此变化,乃天道自然之流转,实乃《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显现,天地之阴阳交替,显而易见。白露节气,阳气渐退,阴气上升,便是万物生成变化之根本规律。道士于此节气,宜深谙天道变化,顺应阴阳之理,以调和自身之气机,保内外之平衡。
早晨,露水凝结,寒气渐浓,此乃阴气增强之象。修行者应当于此时审时度势,调整修炼之法。《黄帝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言阴阳平衡之重要。白露时节,晨风凉爽,修行者应以静心养性,顺应自然之变。清晨之凉意,乃阴气显现之征兆,修行者宜利用此时进行深度调息与内观,以顺应阴阳变化,调和体内气机。此法有助于在寒凉的环境中保持内心之宁静,达到阴阳和谐,调理身心,安定情志。
午时,阳光强烈,气温犹高,虽有清晨寒凉之变化,然正午热气尚存。修行者在此时,宜适度运动,舒展筋骨,以调节体内之阳气。古人云:“人之所以不得真者,惟有妄心。”此言心境清净之要义。白露节气之正午,外界热气犹存,修行者应在活动与静修之间取得平衡。通过适度之运动,排解体内之多余阳气,调和身心之气机,同时保持内心之宁静,以应对外界环境之变化。此时调整内外气机,乃保持身体健康、稳定心境之良策。
夜晚将至,气温渐降,寒气加重。天地之变化,乃自然之法则,无言而显。《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天地变化之美,无法言喻,修行者应以心境清明,感悟自然之道。白露节气之夜,寒气愈重,修行者应在此时保持内心之清静,避免外界寒冷对内心之影响。夜晚寒冷之际,正是内心反思、清理杂念之时,修行者应在此时进行深刻之内观,以保持内心之平和,达至心境之纯净。
《周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白露节气之阴阳变化,正是天地氤氲之体现。天地之间之阴阳交汇,万物在此氤氲中成长。修行者应从自然变化中领悟天道之理,调整修行之法,以顺应天时。早晚之寒凉与正午之热气,皆为阴阳交替之表现。通过对这些变化之观察,修行者可更好地理解天地运行之规律,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修行,以保持身心和谐。白露节气,既为自然变化之时,亦为修行者调整内外气机、顺应天道之良机。
总结而言,白露节气之变化,不仅仅是季节之交替,更是道教哲学中阴阳调和之深刻体现。清晨之凉意、正午之热气、夜晚之寒冷,皆体现阴阳之交替与变化。修行者于此节气中,宜顺应自然之变化,调整修行方式,保持身心之和谐,以顺应天道,实现与自然之合一。如此方能在修行之路上不断前行,达至身心合一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