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懋和道人 > 文章 > 道学 > 李至臣:周立波先生,您家祖上穿过汉服么?

李至臣:周立波先生,您家祖上穿过汉服么?

懋和道人10年前 (2015-06-29)道学8021
文章摘要
DaoGPT
此内容根据文章AI生成,并经过人工审核,仅用于文章内容的解释与总结
投诉

贫道互联网据悉:日前,周立波先生调侃汉服被批一度上了热搜,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一向以毒蛇著称的周立波又惹祸了,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面对一群穿着汉服演者,周立波的评论极尽戏谑与不尊重,称漂亮是漂亮,但是人家会问,是哪个洗浴中心的。

该节目播出后,引发众多网友不满,有网友示,周立波不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连汉服都不认识,简直就是没教养没文化。对此,主持人黄健翔力挺称,周立波的幽默感不被认同。当天,一群来自云南的年轻人身穿中国传统汉服,在台上展示唐朝时期的结婚礼仪

周立波先是询问表演者,你敢不敢晚上九点半以后走出去,肯定走的是像援场一样的,后又称汉服像洗浴中心服饰,该不雅言论在网络上引起很大轰动。有网友表示,周立波口才好是事实,但是他的一些不恰当言论已经上升到戏弄传统文化的程度,值得反省。

1.jpeg

周立波调侃汉服被批

2.jpeg

周立波调侃汉服被批

周立波坐牢的时候是否联想过自己的祖上也是穿汉服的?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这些是中国普遍熟知汉服领域或者说是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一件事情,我不相信周立波先生不了解汉服、不认识汉服、不尊敬汉服。因为有三点原因:首先,贫道尚且知道我家的老祖宗们穿的衣服并不是洗浴中心的浴袍,更不是哪个上海夜总会穿的招待服饰,而是中国的传统代表象征——汉服。

起始,我也对周立波先生你并不是太过于了解,所以就用百度搜索了一下您的尊姓大名。发现有篇文章对你赞赏有加,说您是从监狱中走出来的慈善家、成功人士。鉴于您有这样的殊荣,那么贫道就要不耻下问了:您在监狱里应该有过哲思或者反省亦或者醒悟吧?那在你在哲思过去的时候是否联想过自己祖上的老祖宗们身上穿的是不是洗浴中心的浴袍,是不是上海某夜总会穿的接待服装呢?

贫道在想,您这样的成功人士、公益慈善家,已经是一个大家了,想必对中国的传统事业应该有所了解。贫道十分的希望,网络上、媒体上说您调侃我们老祖宗穿的汉服是洗浴中心的浴袍或者夜总会的接待服,这种说法是虚构的、不存在的。哪知贫道真切实际的看过《中国梦想秀》之后,我对您的看法就随之改变了。

您从《壹周立波秀》和《中国达人秀》开始声名大噪,各大媒体上关于周立波您的新闻不绝于耳,从其前妻声讨周立波为傍富婆抛妻,到周立波与现任妻子胡洁声势浩大的公益婚礼。但是骇人惊闻的是周立波曾因打伤岳父坐牢205天!从这点,贫道突然发现,一个敢于殴打自己前岳父的乘龙快婿,素质可见一斑了,坐牢就代表了一切。

贫道向周立波先生普及汉服,希望其认证老祖宗服饰

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此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百度百科)。但目前在中国,很多人并不了解她,也不清楚汉服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同时,作为目前宣传汉服的最重要工具的汉服历史剧在日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错用、乱用汉服等问题,使得很多原本就对汉服就不是很了解的观众陷入的误区。对此,本课题以人们对汉服的了解情况入手,对汉服历史剧中汉服的错用乱用等现象进行研究,向汉服历史剧的出品商提出关于汉服方面的有价值的建议,这对汉服历史剧向一个更好的层次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所以,周立波先生,凭心而论:汉服不是古装,不是穿越。她是中国的传统服饰,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道士穿的道装也是汉服,假如一个道士站在你面前你会不会说这个道士是从哪个洗浴中心出来的呢?云云数语,终究脱不了你文化程度偏低的本质。其实,你不知道的地方可以向他人请教,而不是多嘴八舌的职责文化流传。你搞商业的人也并没有资格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任意评价

在明末山河破碎之际,道教作为汉衣冠的保留者,满清异族并没有放过之,下剃发易服令后,曾一度逼迫道士也需剃光头,否则还俗,还要烧毁宫观,后来龙门派的王常月祖师,为保护教众,延续道门,这才不得已穿上了混元巾、对襟马褂以表示接受满人的奴役,才延续了道教的教团组织和发服制度。直到今日,混元巾、对襟马褂这两种服饰,仍然穿着于国内外众多道人的身上。但是,虽说混元巾出现在清代,究其制度仍旧属于汉族道教的九巾之类,而对襟马褂作为清代以后道士的常服,则带有明显的满清遗风,犹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唐装”。然而,在道教戒律中规定,诵经法事不得穿这种马褂常服进入殿堂,必须穿着交领右衽的大褂,才符合道教道士要体现出的威仪气度,这种教规恰恰与佛教相反(和尚要穿著袈裟诵念作法),正好反映出两种宗教从服饰文化上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民族血缘,这对于汉族道教来说,就是利用那一段民族屈辱历史所进行的污辱,等同于让中国人耳闻日本右翼大声宣耀曾经侵占奴役中国的历史。

近代沿袭的道衣主要有:

大褂,即长衫。蓝色,袖长随身,袖宽1尺4寸。

②道袍。蓝色,采取传统袍的款式,且有内摆,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或1尺8寸。

戒衣。受戒时穿的衣服。黄色黑边,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

④对襟绣花洞衣。着道衣时下配灯笼裤,或穿其他裤加裹腿。

综上所述,道教服饰与佛教服饰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属性来源,中国道教是植根于汉民族的宗教,道士的道袍才是汉族服饰的真正延续。而我们上海流域所穿着的旗袍也并非中国传统服饰,亦是攀附于满清政治之后的根据汉服改变形式的服饰,请周立波先生悉知,福生无量,作揖!

打赏
微信扫一扫支付
微信logo微信扫一扫,打赏作者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 懋和道人 发布,如需转载请遵循《声明》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ao.js.cn/new/2015062925.shtml

分享给朋友:

“李至臣:周立波先生,您家祖上穿过汉服么?” 的相关文章

道无焰口,佛无拜斗

道无焰口,佛无拜斗

第一部分:道教独有的朝真礼斗,和佛教没什么关系!朝真礼斗,俗称为「拜斗」,是道教独有的一种为人消灾解厄、祈福延寿之科仪,始创于汉朝道教教主张道陵天师。道教认为人之生死魂魄,其来源与归宿,均在于「斗府」...

南通的“摇锡”是什么?

南通的“摇锡”是什么?

一、摇锡仪式作为一种传统的还魂仪式,展示了人们对于灵魂和身心健康的关注,以及他们寻求解决困扰的努力。这种仪式在江苏地区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民俗传统。江苏南通的特色之一是摇锡仪式的流传和传承。摇锡仪式在南通...

教你如何快速推算年份干支

教你如何快速推算年份干支

方法一:在推算前,先明确了解天干地支所代表的数字。天干: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地支: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南通道教常用圣牌、号

南通道教常用圣牌、号

南通道教常用聖牌、號李懋和/整理諸道子等,謂道尊號者皆依法寶儀軌。南通道教均以清微、靈寶、淨明、茅山為主,部分民間海籍教派為輔,彰顯獨特南通道教風色。著裝方面以雷巾為首冠,以黑色霄台為身著,以小寸祥雲...

南通地区新事白红榜文式样

南通地区新事白红榜文式样

李懋和整理登遐榜文南昌炼度司:本司今维: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XX市XX区XXXXXXXX人氏地界奉:道脩因初荐火葬礼忏申文法食度亡资冥斋主XXX暨领阳眷上干,伏为XXXX灵魂在年XXX歳(命终岁止,故...

评论列表

星空下的约定
星空下的约定 IP:江苏省南通市  Google Chrome 86.0.4240.198  Windows 10 x64 回复:
6个月前 (08-03)

李至臣问周立波先生,您家祖上是否曾穿过汉服?这是对历史文化的探源和传承的敬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

请如实填写常用的真实邮箱,方便后续的回复邮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