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某些IP群体使用者侵入我服务器
去年7月10日,山西境内IP的非法访问事件曾引发IT界的震荡,给众多网络运营者和用户造成了显著困扰,这一事件也为全行业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供了深刻警示。今年7月10日,我就监测到自家Umami内每天只有0IP访问量的某个站点遭受来自江苏境内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IP进行非法访问,而访问次数高达两百多万次,因为采用了免费的CDN产品并未造成任何损失。针对该不法侵害他人服务器行为,我们已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警方正依法开展调查工作。
据相关信息显示,此次非法访问或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外包服务环节存在关联。在行业内,电信、联通、移动等基础电信运营商为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确保带宽负载均衡,以及完成每月的财务核算(即 “均账”“平账”),通常会对网络资源进行调度与优化。这一过程本是运营商内部的常规运营管理行为,旨在保障网络整体的稳定运行和服务质量。而据传闻,部分为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外包商家,在执行上述均账、平账及带宽均衡操作时,可能存在违规使用技术手段的情况,其中涉及的安全内容分发网络便是被提及的技术之一。
内容分发网络基础上融入安全防护能力的技术架构,其合法用途在于为授权站点提供内容加速、DDoS防护等服务。但如果外包商家未经授权,将其用于对非合作站点的IP进行流量调度或访问操作,便涉嫌违反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构成非法访问。从技术特性来看,精准控制并刷取特定站点的流量,需要掌握专业的网络协议解析、流量调度算法等技术,且需依托一定规模的服务器集群资源,普通个人用户难以具备此类条件。
网络安全是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非法访问行为不仅侵害站点运营者的信息权益与财产权益,更会扰乱网络通信秩序。在此郑重提醒:各网络运营主体需强化日志审计与入侵检测机制,普通用户应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如遇可疑网络活动,立即保存访问日志、IP溯源数据等证据,并向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及通信管理局举报,共同维护 “可管、可控、可信” 的网络空间。
往期记录